美麗富饒的錫林郭勒草原,天藍云潔、風清氣爽,是祖國北疆的生態安全屏障。這里歷史悠久,民族文化厚重,民族特色濃郁,民族風俗獨特,是中原農耕文明與北方游牧文明的交融交匯帶。 這里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成立以后開辟的第一塊革命根據地。在中共內蒙古黨委和烏蘭夫同志以及中共錫察巴烏工委的領導下,錫察地區的草原兒女,與國民黨軍及錫察地區的反動封建王公發動的反革命武裝叛亂進行了殊死斗爭,用鮮血和生命保衛了這條連接華北和東北解放區的重要戰略通道。這里也是“三不兩利”政策的重要踐行地。 新中國成立后,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錫察草原迅速醫治戰爭創傷,僅用七、八年就實現了“人畜兩旺”。經濟、教育、文化、衛生、社會保障等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蓬勃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也得到根本的改善。事實雄辯地證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詳情
2014年1月2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錫盟深入基層考察慰問各族干部群眾。
2014年1月27日上午,在錫林浩特市愛民社區,習近平走進衛生服務站、民惠超市、便民服務大廳,同工作人員和居民親切交談,了解社區關心低保戶、殘疾人及建設關愛型社區情況,對社區工作給予肯定。上車前,他叮囑社區負責人:“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力為群眾排憂解難?!?/p>
抗日戰爭勝利之際,內蒙古地區也與全國一樣,面臨著“兩個前途、兩種命運”的選擇,錫林郭勒草原一時各種政治勢力云集,形勢空前復雜。
舊社會留給新中國的錫察草原,落后封閉,人減畜衰,疾病流行,千瘡百孔。新中國成立后,在黨中央、中央人民政府的關懷下,在中共內蒙古
經過70年的發展,錫林郭勒草原在一代又一代草原兒女的不懈探索與奮斗中,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隨著“十三五”各項目標的實現,明天的錫林郭勒草原將更加充滿活力,各族草原兒女將像前輩一樣,緊跟祖國改革的步伐,用自己的聰明與智慧,譜寫出無愧于時代的嶄新篇章。
內蒙古自治區70年光輝歷程和輝煌成就,是中國共產黨民族區域自治理論的偉大勝利。新中國成立以后,經過幾代錫盟人在不同歷史時期堅持不懈的探索與發展,現在的錫盟綜合經濟實力明顯提升;農牧業生產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工業經濟實現歷史性跨越;基礎設施條件顯著改善;抓住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機遇期,對外開放取得突破性進展;草原文化得到了深入挖掘與弘揚;全盟每年80%的財力用于民生建設,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8.5%和8%,人民生活質量和社會事業發展水平明顯提高。 實踐證明,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只有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各族人民才能真正實現當家作主的權利,才能共同創造和享有幸福美 .... 詳細